21. 03. 2025 每週經濟簡報 ✨ 黃金白銀 Why Not Both?

5分鐘閱讀
近期美國總統的關稅威脅令投資者感到不安,推動黃金價格飆升至破紀錄的每盎司 3,000 美元,年初至今升幅達 15%。雖然黃金成為市場焦點,但其常被忽視的白銀「無聲勝有聲」— 這或許是奧運銀牌效應作祟?
金價飆升下的白銀機遇
黃金與白銀雖同列珠寶櫃檯,但投資屬性卻大相逕庭。兩者皆是動盪時期的避險資產首選,但白銀更擁「雙重身份」:不僅具保值功能,亦是太陽能板、電動車、醫療設備及電子產品的關鍵原料。雖然黃金表現亮眼,但過去五年,白銀同期回報率實際上更勝一籌。
值得留意的是,白銀此輪升勢並非曇花一現 — 全球能源轉型加速,推升工業需求,賦予白銀獨特優勢。然而,這亦意味著白銀價格與經濟週期關聯度更高,波動性亦隨之增加。
你要知道的投資啟示
追求穩健型投資者宜側重黃金:流動性高、波動較低,且被廣泛視為首選避險資產。若追求進取的佈局,則可考慮配置白銀:貴金屬與工業金屬雙重屬性更具增長潛力空間(但需承受較大波動)。
對多數投資者而言,這並非「二選一」命題。透過靈活配置兩種金屬,既可對沖風險,又能捕捉綠色經濟紅利。更重要是,無需親赴金舖——透過我們的「智識砌自主組合」,你可輕鬆調整金銀持倉比例。
本文與 Finimize 聯合撰寫
💡投資者視覺:經濟焦慮 VS 實際數據
美國消費者縮減開支、製造業放緩、企業信心下滑,民眾對投資的憂慮程度更創2020年以來新高。這對你的投資意味著什麼?
面對矛盾訊號,投資者須釐清兩類經濟數據:反映情緒的「軟數據」(如信心調查)確顯疲態;但衡量經濟活動的「硬數據」仍保持穩定——最新美國就業持續增長,追蹤零售銷售及用電量等高頻數據的「每週經濟指數」顯示,美國上季經濟增長率維持2.5%健康水平。

圖1:美國經濟的「硬數據」仍然穩健(資料來源:Dallas Fed)
當然,市場心理或會自我實現:若企業過度收縮投資、家庭「未雨綢繆」式節流,恐引發惡性循環。疊加特朗普政府政策不確定性(詳見最新《CIO投資思維:美股回調 短痛換長益》專欄分析),分散佈局更顯關鍵。
透過跨市場、跨資產分散投資,可避免押注單一經濟變動。而加入黃金或白銀等資產,則為您的組合提供額外風險緩衝。關鍵在於靈活捕捉不同市場機遇 — 這正是我們「風險自選投資組合」的核心投資理念。
📖 金融理財 101:金銀比(金銀價格比率)

投資者常用「金銀比」(Gold-Silver Ratio;即 1 盎司黃金可換取的白銀盎司數)來比較黃金與白銀的價格。比率隨市況波動,現代平均水平約為 60:1,但在危機時期曾飆至 120:1。當比率處歷史高位時,往往被視為白銀可能被低估的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