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shAway 與你解構環球貨幣市場近期表現

27 October 2022
Freddy Lim and Stephanie Leung
聯合投資總監

分享此文章

  • linkedin
  • facebook
  • twitter
  • email

想掌握更多資訊?

先訂閱就無錯過!

即可緊貼我們的資訊分享 — 包括 StashAway 每週經濟簡報、每月 CIO 投資思維及最新活動通訊 — 掌握投資貼士及市場脈搏,即使是投資初哥都可華麗轉身成為理財達人!

了解全球不同地區對美元走强的反應,以及這將如何導致更多的市場波動。

美元近幾周的攀升速度有所放緩,但表現仍明顯偏強。在過去約一個月期間,漲幅達 2000 年代初水平。至於其他貨幣,年初至今,人民幣兌日元升約 22%,兌歐元升 13%,兌主要新興市場貨幣平均則升 10% 以上。

有關美元走強的分析,你可瀏覽我們 8 月的 CIO 投資思維(延伸閱讀:美元近期走強對你的投資意味著什麼?)以了解更多,而美元表現走強的原因可概括為以下幾點:

  • 美聯儲激進的加息週期
  • 美元具有避險作用
  • 美國經濟相比其他國家的經濟表現相對較好

然而,當美元走強,其他貨幣通常走弱。今期 CIO 投資思維,我們將探究其他國家如何應對更高外匯(FX)波動性,以及過去貨幣疲軟的情況對整體貨幣市場造成什麼影響。

各國對於貨幣貶值有什麼反應?

如下圖所示,全球貨幣大多自今年 3 月以來出現重大跌幅,而當時美聯儲正開始激進的加息週期。

CIO-insights-Oct-22-graph-1

全球貨幣兌美元表現過度疲軟,對經濟體而言並非利好消息,因為這有機會推高進口成本及通脹,如果一個國家債務按美元計價,則償還成本可能會更高。

因此,部分國家已實行外匯市場干預政策或採取其他非常措施,來支撐該國的貨幣表現;而外匯干預則是指中央銀行於外匯市場上買入(或賣出)其貨幣以加強(或削弱)貨幣表現。

  • 日本銀行(日本的中央銀行)在 9 月底斥資近 200 億美元 以支撐日元表現,這是日本自 1998 年以來首次干預外匯市場,雖然日元短暫回升,但此後跌至新低,日本銀行有可能 在 10 月再次實時干預政策
  •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估計,新興國家在截至 7 月的一年中拋售了超過 6% 的外匯儲備,以限制貨幣貶值。
  • 在英國,英鎊因美元表現強勢飽受壓力,更因前首相卓慧思宣布的(現已取消的)預算案而遭投資者的懷疑;英格蘭銀行則需為此採取緊急債券買入方案來支撐其債券及貨幣市場。

歷史上,貨幣快速貶值情況如何發生?

鑒於全球經濟相互關連,即使單一貨幣出現大幅波動,廣泛地區的貨幣亦會受牽連,影響可延伸至全球。回顧歷史,簡單了解不同地區的貨幣危機是如何發生。

亞洲金融危機 

亞洲金融危機始於 1997 年,當時泰國將泰銖與美元脫鉤,更對外債建立不可持續的依賴關係,使其貨幣受市場攻擊,不少投機者都擔心泰國經濟失衡。

泰國中央銀行最終耗盡外匯儲備 (通過賣出美元及買入泰銖)來保護國家貨幣,而外國投資者則因此將資金其他亞洲國家(他們認為具有類似經濟弱點的亞洲國家)撤出,舉動衍生多米諾骨牌效應(Domino effect),導致整個地區貨幣貶值。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及時出手干預,提供貸款以穩定受影響的亞洲經濟體,惟損害已經造成且許多經濟體陷入深度收縮。

1976 年的英鎊危機 

英鎊目前處於貶值情況,投資者持續將之與 1976 年的貶值相提並論。在 1970 年代,高通脹(1975 年接近 25%)、高油價及巨額政府預算赤字導致英鎊貶值 35%(1975 年至 1976 年間) 。

市場擔心進一步貶值會加劇通脹,英國政府要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提供 39 億美元的貸款,這是當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有史以來最大的一筆貸款,但借貸代價是大幅削減公共開支。

為什麼會發生這些貨幣危機?

當貨幣價值突然下降時,就會發生貨幣危機,導致國家無法支付進口費用或償還外幣計價的債務。這些類型的危機很難預測,因為背後有許多不同的觸發因素,但總有幾個共同點:

  • 經濟疲軟安問題,如持續性赤字、低增長、高通脹或金融體系的缺陷
  • 投資者對貨幣失去信心或進行投機性攻擊,導致貨幣被拋售
  • 央行或政府採取強有力的政策行動,例如加息或財政緊縮以支撐貨幣。 這些政策行動通常會導致經濟急劇下滑。

今次的貨幣危機,是否一如以往?

答案無人知道,因為貨幣危機的觸發因素通常是不可預測的。雖然與過去有一些相似之處,如因疫情關係導致債務水平上升,以及持續出現經常性賬戶赤字,但仍有些顯著差異:

英國面臨債務擔憂,新政府助提振市場情緒

自 2021 年中以來,英鎊兌美元已下跌 20%,與 1975 - 76 年 35% 的跌幅相比仍有一段距離。 但市場擔心英國政府債務會持續,而更高的利率亦正推高其借貸成本。

英國經濟似乎面臨與 1970 年類似的挑戰:(i)能源成本飆升,截至 9 月,通脹已攀升至 10%;(ii)  經常性賬戶赤字佔 GDP 的 4.3%,截至第二季度,低於 1974 年底(即 1970 年代英鎊危機開始之前)佔 GDP 赤字的 3.8%;(iii) 截至 9 月,公共部門債務佔 GDP 的比例為 98%,處於 1960 年代的最後水平。

話雖如此,最近英國前財政部長裏希·蘇納克(Rishi Sunak)當選首相的事態發展,則平息了市場對前政府經濟計劃的擔憂,而新政府的首要任務便是做到平衡賬目。

CIO-insights-Oct-22-graph-2

日本外匯儲備狀況良好,但從長遠而言干預政策不太可能奏效

日元兌美元今年以來下跌了 22%,主要是因為日本及美國央行的做法截然不同。日本央行維持低利率以支持經濟復甦,而美聯儲則持續快速加息,而能源成本上升導致貿易逆差擴大,進一步促使日元下跌。

儘管日本已經花費數 10 億美元來支撐日元,但仍然擁有約 1.1 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但縱使干預政策可於短時間內阻止疲軟情況,卻不是解決日元疲軟的可持續方式。

由於債務減少及外匯儲備增加,亞洲表現更好

亞洲貨幣今年普遍下跌,但並未像 1997 - 98 年那樣暴跌。今天的情況與亞洲金融危機期間相比,亞洲國家的債務水平顯著降低,外匯緩衝則有所增加。

CIO-insights-Oct-22-graph-3

其他新興市場的貨幣同樣出現疲軟情況,由於疫情期間債務負擔增加、借貸成本飆升及貨幣疲軟,部分經濟體面臨上行壓力,部分國家如俄羅斯及斯里蘭卡甚至已經違約情況。

作為投資者,這一切對你意味著什麼?

隨著美聯儲繼續加息,全球貨幣可能繼續疲軟。 但正如英國般的情況,其他特定國家因素可能會導致全球貨幣表現繼續波動。

當投資者請留意,雖然美聯儲已明確表示未來將重點專注於國家經濟發展商,但相關官員表示正關注其政策對全球市場及全球經濟的風險

最終結果,如全球經濟疲軟情況開始對美國市場及經濟構成威脅,這或會促使美聯儲撤回其激進的緊縮政策。我們在 2015 - 18 年的緊縮週期中便曾看到這種情況,當時美聯儲在市場波動加劇後,暫停加息並改變其量化緊縮計劃的方向。

隨著美國經濟出現降溫跡象,市場正在看到美聯儲當前加息週期的頂峰,然而這不代表貨幣市場未來會表現平穩,如歷史經歷所言,總會有出乎意料的情況。

作為投資者應長線有兩手準備,無論是創建多元投資組合,或建立應急基金,都有助你應對市場衝擊,而我們亦會講繼續監測宏觀經濟狀況及留意會影響全球經濟的不同因素,幫助你了解貨幣政策及市場波動,洞識最佳投資機遇。

延伸閱讀:三個步驟建好應急基金


分享此文章

  • linkedin
  • facebook
  • twitter
  • email

想掌握更多資訊?

先訂閱就無錯過!

即可緊貼我們的資訊分享 — 包括 StashAway 每週經濟簡報、每月 CIO 投資思維及最新活動通訊 — 掌握投資貼士及市場脈搏,即使是投資初哥都可華麗轉身成為理財達人!